來源:網絡 | 2018-09-06 11:06:20
人瀏覽
從語法角度上講,“謂語”是英語句子中的一個成分,但卻又不是一般的成分。
說到句子成分,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脫口而出的就是主語、謂語、賓語等等。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謂語沒有特別之處;然而,謂語的確有其特殊性。
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一個符合英語語法規范的句子,有且只有一個謂語。如果出現多個謂語,要么是因為有連詞連接多個謂語,要么這個句子從語法上講就是不正確的。比如,“she is singing.” 意思是“她在唱歌”。如果想表達“她正在唱歌和跳舞”,原句就不能僅僅改寫為“she is singing dancing”,而應該是“she is singing and dancing”。眾所周知,“謂語”表示動作,然而英語不同于漢語,如果一句話中有多個動作,漢語喜歡把這些動作羅列出來,比如,“她提醒我去學校不要忘記帶課本。”句子中有“提醒,去,忘記,帶”,表面上看幾個動作并行排列;而英語則不然,英語喜歡選擇一個動作當做句子的核心,剩下的動詞就要根據搭配,并列或者從屬于這個核心的謂語動詞。上面的這句話就可以
翻譯成“she reminds me not to forget to bring textbook when I go to school”本句中“remind”為核心謂語,其余的動作,“忘記,帶”,從屬于“remind”謂語,“去上學”用“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引出,同樣從屬于謂語“remind”。
由此可見,一個句子可能有多個主語,賓語等成分,但是卻只有一個謂語。所以,謂語是一個英語句子的標志,見到謂語,就可以說明謂語所在的部分有可能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這便是謂語的特殊之處之一。
此外,謂語的第二個特殊性還體現在它對于句子結構的影響上。比如,“I do.” 這個只有兩個單詞構成的英語句子,表示“我愿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是英語句子比較簡單的一種結構:主謂結構。當把動詞“do”轉變成“love”時,就變成了“I love.” 很顯然,“love”后面需要跟“喜歡”的東西,所以補充完整可以說是“I love you.”這邊成了主謂賓結構。此時我們繼續變換謂語,“I am.” “am” 屬于“be”動詞,是系動詞,后面應該有其所表達的內容,補充完整,可以是“I am a student.”這就變成了主系表結構。繼續改變謂語,變成“I give.” 同樣,“give”也應該有給的賓語,可以是“I give you.”但是“我給你”也是不完整的,后面還得加上“給”的東西,再次補充,可以是“I give you a book.”這就是主+謂+間接賓語+直接賓語的結構。繼續改變謂語,變成“I make.”同“give”一樣,此處應該有“make”的賓語,補充上可以是“I make you.”“我讓你”。句子還是不完整,繼續補充,可以是“I make you happy.”這就是主+謂+賓語+賓語補足語的結構。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個句子的結構正是因為謂語的變化才發生了改變,所以謂語是英語句子的核心。
綜上所述,謂語是一個英語句子的核心和標志。了解了謂語的特性,那么當我們看到一個英語句子時,破解的切入點就是謂語動詞。通過謂語動詞,確定英語句子的核心,繼而通過核心去找句子的主語,賓語或者其它成分,繼而為理解句子做好鋪墊。
責任編輯:hyy
關鍵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