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09-06 14:12:35
人瀏覽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2018考研管綜論證有效性分析案例及范文分析!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寫作
論證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
題目: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設計要遵循的重要原則是權力的制衡與監督,只要有了制衡與監督,企業的成功就有了保證。
所謂的制衡,指對企業的管理權進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權力相互制約達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濫用權力。至于監督,指對企業管理進行嚴密觀察,使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處于可控范圍之內,而且所有環節都在可控范圍之內,那么企業的經營就不可能產生失同時以制衡與監督為原則所設計的企業管理制度還有一個固有特點,即能保證其實施的有效性,因為環環相扣的監督機制能確保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萬一有人敷衍塞責也會受到這一機制的制約。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權力平衡,而企業管理的權力又是企業運營的動力與起點,因此權力平衡就可以使企業運營保持平衡。另外,從本質上來說,權力平衡就是權力平等,因此,這一觀念本身蘊含平等的觀念。平等觀念一旦成為企業管理理念,必將促成企業內部和諧與穩定。
由此可見,如果權利的制衡與監督這一管理原則付諸實踐,就可以使企業運營避免失誤,確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運營的平衡以及內部的和諧與穩定,這樣的企業一定能夠成功。
例文賞析:
揭穿詭辯
原文的推理看似有理有據,實際是漏洞百出,現擇其要點分析如下。
首先,即便任何人都不濫用權力,所有環節也都在可控之內也不意味著企業運營不會產生失誤。事實上,企業運營還受公司財務狀況、管理決策的等多重因素影響,任意一因素發生問題均可能造成公司運營的重大失誤。因此,這些措施僅僅能夠起促進作用,而企業能否成功還需考慮其他條件。
其次,企業內部管理者無法敷衍塞責也不能保證其實施的有效性。假如所有的監督與權利的制衡都無法實施,所有工人由于薪酬問題選擇罷工,即使管理層能保持責任心,監督機制也無法確保有效性,這樣企業還能成功嗎?
再次,權力的平衡一定能推出企業運營保持平衡嗎?未必,因為盈利、行業競爭等也是企業運營平衡的因素之一。如果各管理者權利都相對平衡,但卻對市場形勢做出滯后的決策,導致無法迎合市場,最終產品生產過剩,這樣的企業談何運營的平衡。
另外,“權力平衡”與“權力平等”,概念不能簡單等同。權力平衡代表力量的均衡,有可能是多方與一方保持力量的平衡,而權力的平等代表大小相同、相等。比如杠桿兩端雖然平衡,但其兩邊的質量未必相等。因此,由此推出本身蘊含著平等的觀念過于草率。
最后,就算平等觀念是企業的管理理念,也不一定能促進企業內部和諧與穩定。擁有平等的觀念不意味著不存在矛盾。種族平等被提倡多少年了,各種因種族歧視的槍殺案件仍然會發生,反而激化了矛盾。所以,企業僅此想要成功是遠遠不夠的。
綜上所述,上文的推理是不嚴密的,結論也難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