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05-23 14:35:15
人瀏覽
mpacc擇校:需要評估哪些因素?
mpacc擇校一般要多方面因素考慮,既要考慮城市、培養方向和自身職業發展規劃匹配度等等,同時也需要結合各個學校的考取難度。這里,考研君就告訴大家一些比較通用的擇校方法。
擇校一般在什么時間?
mpacc報名在十月,十月之前需要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一般可以在八九月做決定,畢竟報得好不如考得上,還是根據自己的復習狀態做擇校。當然,學霸隨便。
擇校考慮哪些因素?
城市
如果想往一線城市發展的同學,擇校時就盡量報考一線城市的高校。實際上,往大城市報考總是受益的,城市以一種耳聞目染的作用,熏陶著人的眼界。
排名
一般要考慮高校排名&專業排名這兩個因素。
發展匹配度
報考前,可以了解一些學校的培養目標,如課程設置、專業優勢等,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找到最匹配的學校。
考取難度
考取難度一般包括要考量兩個因素——往年分數線和當年真題的難度。
MPAcc會計碩士擇校攻略
先給出我的擇校觀點,然后再落實到學校。
1)地域的重要性大于學校的重要性。
2)經濟大省的學校優先考慮。
3)調整名校思維,注重就業水平。
首先說地域大于學校的問題,選學校一定要以地域為準,定好自己準備工作的地方,然后再看學校,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在廣州或者深圳就業,那就不要選擇廈門大學,即便廈門大學的會計學術水平在全國很可能是第一,即便他離廣東很近,即便他的住宿很好,城市很美。簡單說,強龍搞不過地頭蛇,本省的學校畢竟根深蒂固,和各方面關系盤根錯節,你也許認為排名第一的學校最棒,但用人單位不會這樣看。反過來講,去福建就業當然首選廈大。這里的意思就是說,幾乎任何一所學校包括人大這個等級在內的學校,他的輻射范圍都是有限的,在A省的985上學去B省工作,不一定強于上B省的211.這里有個例外,就是你想去的行業硬性要求985大學研究生,主要還是投行證券有這些要求。考cc本來就是很現實的,好就業比好學校管用,切忌一開始報考時打算先去外地讀書在回家鄉工作,這個想法不太好。
第二個,經濟大省的考量。一個省份的經濟水平決定了你所能接觸的資源和就業的機會,經濟體量越大,所需人才越多,這就是蛋糕做得越大,就算你不強,也能分到屬于自己的一小塊,就算分到一小渣,那也是帶奶油的。舉個例子,如果你可以接受在江蘇,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區就業,那么你可以優先選擇江蘇省,南京可以作為準一線城市,從任何角度講均很發達,那么如果你說南京大學很難,招的不多,復試又難,我不一定能上,而中南財經政法或者是華中科大,湖南大學,這些招的可能多一些,也是985、211,我把握可能更大一些,那么我是否應該報考這些學校呢?個人看法是不一定,南京大學考不上,可以考慮江蘇省內稍次之的學校,比如東南,南審。這里的關鍵就是一個省的經濟水平會對就業產生嚴重影響,也許不是看似同等級(同985)這樣可以彌補的。不要問我有什么根據,有也不好講,講多了就太不客觀了,就會給人感覺我在黑學校。這點想說的就是你就業的經濟環境經濟整體水平很重要,不要為上名校忽視這點,當然我絕不是說湖南、湖北這些身份的不值得報,如果你想在兩湖就業而非江蘇,那么果斷不要考南大。這里只是突出經濟的重要性。這一點也許對于定位于211和普通重本大學的考生更為實用。
還是要補充一點,我所給出的幾個觀點,只是你選校時需要考慮的,但并不是全部,你還要考慮你的家庭,對于未來生活的定位(不一定你就喜歡大城市,小城市也很好很安逸)等等因素。
第三點,調整名校思維,這一點也是對上述兩點的補充。通過合理選校,減少未來競爭的壓力,關鍵在于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考研對于一部分考生是圓名校夢,改換門庭,但你要想清楚,你的夢想是未來,而不是過去。你繼續前進是為了未來有好工作,好生活,盡管說法過于通俗,但cc就是這樣吧,不然跨考的也不會如此多,如果只是為了你之前未竟的夢想,那樣做就不太理智。名校不等于一份好的就業,不代表你會有舒適的生活,一個985的牌子也許只是你心中的念想,千般好萬般好只在你腦海中,綜合自己的實力水平,雖然cc考試成績易于波動,各校分數也不穩定,但畢竟還有復試一關,1:1.5已經很善良了;1:2最常見;1:3的學校做的有點過,可能你也會跟著他發瘋。
責任編輯:superadmin
關鍵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