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09-06 14:24:51
人瀏覽
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發布“2019
考研政治:
馬原重難點精華知識點(12)”,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46.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轉移生產資料的價值。勞動力自身的價值是由抽象勞動新創造的。
47.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即不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只轉變自己的物質形態而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不發生增殖。
48.關于資本有機構成:
資本的有機構成是指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
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呈現不斷提高趨勢(這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形成相對過剩人口。
49.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要求:
生產中所耗費的資本在價值上得到補償。
實際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得到實物的替換。
兩大部類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兩大部類內部各個產業部門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50.剩余價值率和利潤率的區別和聯系:
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m'=m/v),利潤率是剩余價值與全部墊付資本的比率(p'=m/(c+v))。
利潤率總是小于剩余價值率。
利潤率的變動與剩余價值率同方向變化。
剩余價值率表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利潤率表示全部墊付資本的增殖程度。
51.資本主義憲法所依據的基本原則有:
私有制原則
“主權在民”原則
分權與制衡原則
人權原則
52.壟斷下的競爭包括:
壟斷組織內部的競爭。
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
壟斷組織與非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
非壟斷的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
53.壟斷價格:
是壟斷組織憑借其壟斷地位規定的市場價格。
等于成本價格+平均利潤+壟斷利潤。
長期背離生產價格和價值。
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整個社會所生產的價值總量,它只是對商品價值和剩余價值作了有利于壟斷資本的再分配。
責任編輯:gh
關鍵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