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09-06 14:18:51
人瀏覽
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發布“2019
考研政治:
馬原重難點精華知識點(2)”,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1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哲學上反映的是原因與結果的關系。
12.現象有真象(注意不是真相)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的區別在于,真象從正面表現本質,假象從反面歪曲地表現本質。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觀的。
13.假象與錯覺不是一回事,錯覺是主觀的,假象是客觀的。
14.本質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所以,不能為人的感官所感知)
15.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
16.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互聯網化,其原因在于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17.生物“激變論”(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表現)認為,有機界的變化是由于突然性的災變所引起的。這個觀點的錯誤在于,否認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18.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質變本身雖然帶有突發性,但它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
19.人是從事物質生產活動和其他一切社會活動的主體。
20.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即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這一基本觀點體現在馬克思主義全部思想內容之中。
2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所以說,實踐是認識的起點,也是認識的歸宿,是全部認識的基礎)(比如: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