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09-06 14:08:26
人瀏覽
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發布“2019
考研政治:
馬原方法論重點總結(4)”,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4對范疇:現象與本質、必然與偶然、原因與結果、可能與現實(辯證關系)
現象與本質
1、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在聯系相互關系的一對范疇。
2、區別與對立:
a、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
b、現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從正面表現本質的現象,假象是從反面歪曲表現事物本質的現象,不能把它同標志主觀反映范疇的錯覺混為一談。
c、現象和本質的區別與對立具體表現為:其一,現象是個別的、片面的。本質是同類現象的共性。其二,現象是多變的,易逝的;本質是相對穩定的。其三,現象表現于外,是表面的,可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質深藏于內,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維才能把握。其四,現象是豐富多樣的,本質是單純的。
3、辯證統一:
本質是現象的根據,決定現象,總要通過現象來表現;現象總是表現著本質,沒有不表現本質的現象:一切事物都有現象和本質的辯證統一。
必然與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產生、發展、滅亡不同趨勢的一對范疇。
2、區別與對立:
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發展中一定如此的趨勢;偶然性是事物發展中并非必定發生的、不確定的趨勢;
b、必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決定的;
c、必然性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它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偶然性則對事物的發展起影響作用,它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
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
b、偶然性一定與必然性相互聯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隱藏著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偶然性為必然性的發展開辟道路;
c、在一定條件下,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原因與結果
1、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繼、彼此制約關系的一對范疇。
2、關系特點:因果聯系有時間順序的聯系,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繼現象存在因果關系。
3、辨證關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轉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沒有無因之果和無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結果,結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結果轉化為原因,原因則轉化為結果。
c、相互轉化: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鏈條中,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是確定的,不能例因為果或倒果為因。在不斷發展的因果鏈條中,兩者的區分又是不確定的,即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也就是“原因和結果經常交換位置”;
4、因果聯系具有客觀普遍性和復雜性。
PS:否認因果關系的客觀性-非決定論-唯心主義
可能與現實
1、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事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相互關系的一對范疇。
2、相互對立:
a、現實性是指現在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實際存在性,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現實事物中、預示著事物發展前途的各種趨勢。
3、可能性的復雜性及可能性和現實性的相互依存和轉化
a、把握可能性這一范疇,要注意區分:可能和現實;可能和不可能;現實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現實的可能(看根據和條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種可能性(特別是兩種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現實,認識可能性的復雜性,創造條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