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往年的數據來看,國家線整體上呈上漲趨勢,只有2018級和2021級,相比于前一年回落了5分。
總體上而言,MBA國家線的劃定與變化主要受到國家政策導向所引起的供求變化、
報錄比、考試難度與主觀題閱卷尺度、考研參配率四大因素影響。
國家政策導向所引起的供求變化
2020年初國務院宣布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同年9月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指出: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專業碩士自2010年大發展以來,至2015年已實現當年制定的“錄取人數與學術型碩士持平”的目標,2017年報考人數首次超過學術型碩士,而MBA一直是其中的領軍專業。
目前,251所MBA招生院校總體名額的上限應在7萬左右,但近年實際錄取人數僅為4萬左右。
同時,隨著國內MBA教育的迅速發展,大量學校開設MBA項目,但因為師資能力、教學特點、學校性質等因素的不同,無論一區還是二區,每年都有大量MBA院校無法滿足自己的招生需求。
報考MBA人數連年上漲,而錄取率卻逐年降低,MBA分數線缺乏繼續上漲的動力。
當然,國家線作為研究生初試的門檻,不會設定得過于高不可攀,也不會過低,只要初試分數和往年錄取分差不多,那么進入復試并且成功錄取的機會還是非常大的。
從往年官方公布的院校報考人數數據及今年的相關政策引導來看,社科賽斯考研判斷考研熱將持續,考研報名人數及考研招生人數將持續走高,且考研報名人數的增幅將大于考研招生人數的增幅,表現為考研競爭愈演愈烈,報錄比持續走高。
相關數據顯示,最近20年,研究生基本都在逐年擴招,但每年都在5%但10%之間,但有兩個特例,一個是非典第二年,另一個是非全(原來的單證研究生變成雙證)納入統考(含EMBA),都超過了20%。
報考人數規模的大幅上漲,而院校錄取人數并不隨之同步上漲相同幅度,這必將進一步推高報錄比,降低錄取率。
但工商管理碩士等管理類聯考的招生對象為有工作經驗的在職人員,以培養實戰為導向的知識體系與管理能力,側重于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的培養。因此,其招生環節中加入提前面試對考生的篩選,以弱化筆試對考生的分流作用。實現傳統考研的“初試-復試”向“提前面試+筆試”的轉變,因此,從權重大小上來說,初試成績的占比將進一步降低。
考試難度與主觀題閱卷尺度
MBA考試對象為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士,因此命題簡單、嚴謹且區分度高,即時每年難度有調整,也必然不會出現高波動情況。
其中,管理類綜合與英語二的試題中,主觀題分值占據較大比例,這將進一步對考生從能力上進行區分,調控整體的平均成績。
我們前文提到,2018年
分數線相比于前一年回落5分,其主要原因在于:2018年,教育部明確要求各地區統一閱卷標準,當年出現了矯枉過正式的保守閱卷尺度。
但隨著這幾年的不斷調整,2022級入學考試的主觀題閱卷尺度必將更加理性、平穩進行。
考研參培率
“參培率”即考生中參加線下或線上輔導機構培訓的比例。
根據同業調查和抽樣統計,近三年,線下輔導班的招生人數持續增長;多家新生的線上機構也均獲得快速成長。因此,參培率的提高將拉升考生,特別是認真備考人群的平均成績。
培訓機構以標準化的師資、全直營渠道、線上數字化模式、雙師教育模式等先進手段,為考研學生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改變了傳統的以名師為首的小作坊培訓模式,
根據一份2020年3月份的數據,38.1%的考研學生,有被輔導
專業課的需求。當前考研參培率始終維持在20%-30%之間,并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未來參培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而對于備考MBA的在職人士來說,經濟實力更強+空閑時間更少+目的性強,三方面的因素驅動,導致備考MBA的群體參培意愿更強,參培率更高。
綜上,社科賽斯根據上述變量的分析,對2021MBA專業國家線做出以下預測:
170,概率70%;
175,概率30%。
希望廣大考生在考后認真評估自己的考試成績,并做好接下來的復試及調劑的準備。